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71-75题)
71.为什么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南方谈话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同时也对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捍卫社会主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改革开放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南方谈话是继邓小平1978年倡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7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正当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目标而奋力前进的时候,1997年2月19H,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全国各族人民陷于极大的悲痛中。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对此,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明确宣告: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愿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时,逐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这个理论的科学意义和主要内容,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73.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创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它不仅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当震荡的尘埃尚未落定,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而易见并存的种种问题,由此引发出国内外的众说纷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欲想把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4.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当前,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中国需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进而有效推动国内各项改革进程,找到解决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合理方案。
1、全方位,意味着我国要向全世界扩大开放。
2、多层次,意味着我国的开放既要有多边合作框架下的开放、诸边层面上的合作开放,同时也要有双边合作进程当中的开放。
3、宽领域,意味着中国和所有合作伙伴在开放合作的进程中,将跨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安全和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
75.跨世纪发展战略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
跨世纪发展战略是按照邓小平战略思想构想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即中国的现代化将实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含义: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设想已经提前实现。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纪之交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又提出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迈向21世纪构制宏伟纲领,从而使跨世纪发展战略思想更加具体化、明晰化。
目标: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全面起飞,把我国从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为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和强国。
条件: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现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勇气,而且要具备进行全面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产业基础、社会体制、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国民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