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16-20题)
16.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民党党员,并且在一切农民运动负责人员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员中,在农村文化教育负责人员中,以及农村经济建设负责人员中,都不容易看到国民党党员的踪迹四·一二事件使共产党的发展严重受挫。共产党认为,这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失败。四·一二事件之后,共产党内坚持和国民党妥协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等人被认为右倾投降主义被撤职。陈独秀被认为一味退让,甚至要求工人纠察队向国民党上缴武器,造成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武力清党毫无准备。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直到夺取中国的政权。
帮助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件的杜月笙则事业顺利发展。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一度持此功谋求上海市长一职未遂。1949年在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失败退往台湾之际,杜月笙担心自己当年参与四·一二事件的经历令共产党不会放过他,便逃到香港。
17.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可以说对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一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的。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没有救世主可以将幸福送给中国人,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治中国的病。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的公式,只能将中国越弄越乱,越搞越坏,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之下,确定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兴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左”和右的错误教训,紧紧握住为人民打仗的枪杆子,从而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并最终用人民的枪杆子,缔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8.为什么说南昌起义是我们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3、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9.我军为什么要进行三湾改编?
1、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后,毛泽东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
2、2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3、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20.如何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性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